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气相色谱的工作原理,进样器将样品引入系统后,载气将样品组分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,分离后各组分在载气辅助下进入检测器被检测,通过信号转换,记录系统得到样品组分的响应信号,获得色谱图,最终可由色谱峰的保留时间、峰高和峰面积来进行定性、定量分析。
气相色谱中,检测器的温度设定肯定是有很重要的影响,那么选择合适的柱温以及对柱温进行控制就很重要了。
首先,应保证柱温不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(即色谱柱的最高耐受温度),避免固定液流失而影响色谱柱柱效和使用寿命;
其次,选择合适的柱温,柱温的选择应使难分离的两组分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,峰形正常而分析时间又不长为宜,一般柱温应比试样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低20-30℃,通过试验决定。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试样,应采用程序升温,按预定的加热速度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增加温度。一般升温速度是呈线性的。
最后,特别是要保证仪器柱温控制的稳定性、均匀性,以及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一致性。一般气相色谱仪柱温控温精度为±1℃,有些厂家的可达到±0.1℃,部分厂家的气相色谱仪柱温控制精度更好,如鲁南瑞虹化工仪器公司SP-6800A控温精度优于±0.1℃,美国热电公司Trace GC ultra 气相色谱仪控温精度可达0.001℃。
下面气相色谱联用仪在来给大家看一下气相色谱的进行系统:
常见的气相色谱进样口和进样技术都在下面:
最后气相色谱联用仪小编来抛给大家一个问题:什么原因会引起样品进样后不出峰?
知道答案的朋友们可要来杰星科技公众号进行关注和留言!